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美國總部與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(ITC)都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,兩地車程只要五分鐘,附近是美國國會山莊。這裡不僅是美國政治和經濟的中心,同時也是全球科技大廠專利訴訟的一線戰場。
歐美科技大廠包括蘋果、德儀、摩托羅拉、RIM、諾基亞和美光等都曾是眾達的客戶,該事務所國際貿易委員會業務負責合夥律師哈伯(Blaney Harper)參與多起跨國企業ITC專利大戰攻防,是眾達處理ITC全球最高主管,並且是美國最受CEO信賴的智財軍師之一。
他觀察,台灣公司科技發展並未落後美國公司,並知道知識產權可以用來保護企業投資以及創新,但相較歐美業者,台灣公司專利布局仍是相對落後。本報記者親赴華盛頓特區採訪,請他分享專利攻防四大致勝心法。
第一、及早布局。美國大企業有一套系統來鼓勵及要求技術人員儘早提出及規劃專利。雖然不是每個發明都會申請為專利,但是發明初期就記錄下來,確保每一項創新的研發價值。
第二、重質又重量。企業透過先前審核專利揭露書的經驗,了解專利價值及申請必要性,同時透過收購關鍵專利,強大自己的專利庫。
第三、消極防守不如積極攻擊。專利資產是防禦的盾牌,也是攻擊的槍砲。盾牌讓對手不容易將自己排擠出市場。專利戰爭有九成以上以和解收場,透過專利訴訟向對手取得授權金,可以墊高對方成本,讓自己獲得更佳競爭優勢。
第四、點石成金。美國企業將專利視為投資回報,有些是透過授權獲得權利金,把自己用不上的雞肋專利,授權其他企業,發展商用化產品,將原本擺在牆上的專利轉為獲利。
哈伯建議,台灣高科技公司應重新審視專利申請程序及策略,鼓勵研發人員撰寫更多的專利揭露書,透過專業委員會審核,累積強大專利資料庫。

資料來源:經濟日報╱黃晶琳

Comments are closed.